《大宗脫韁》正在連載中,查看已更新內容
【財新網】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能源危機加重,天然氣價格飆漲。在中國,當前絕大部分電廠的原料氣以現貨為主,然而電價無法實時傳導氣價成本。國內部分天然氣發電廠甚至呼吁暫停電力現貨,寧可選擇懲罰性考核,也不愿意高買低賣履行長協。
3月24日,東北亞現貨LNG價格收盤報34.68美元/百萬英熱,上漲1.64%,同比翻了近4倍;從3月14日至20日的一周時間,中國LNG綜合進口到岸價格指數同比暴漲131.13%。這一指數由海關總署全球貿易監測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聯合發布。
“氣電廠虧損面幾乎100%”
廣東沿海一家國有氣電廠人士告訴財新,34.12美元/百萬英熱的氣價折算到國內廣東市場約為8元/立方米,再換算成發電成本大約是1.5元/千瓦時,然而電廠長協價的“天花板”也不過是0.554元,賣一度電凈虧損高達0.95元。